|
|
|
 |
|

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建國 71 周年 1949-2020
1949年10月9日,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。許廣平委員發言:“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,他托我來說,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,應有國慶日,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?!绷植瘑T也發言附議,要求討論決定。當天會議通過《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,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》的建議案,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。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征,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,并且變得尤為重要。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,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。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成為新的、全民性的節日形式,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、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。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,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。 顯示國家力量、增強國民信心,體現凝聚力,發揮號召力,即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征,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,并且變得尤為重要。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,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。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成為新的、全民性的節日形式,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、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。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,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。 顯示國家力量、增強國民信心,體現凝聚力,發揮號召力,即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。
. 中秋節,又稱祭月節、月光誕、月夕秋節、仲秋節、拜月節、月娘節、月亮節、團圓節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。最初“祭月節”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”這天,后來才調至夏歷(農歷)八月十五日,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、賞月、吃月餅、玩花燈、賞花、飲桂花酒等民俗,流傳至今,經久不息。
|
|
|
|
|